研究院新闻
【专家视点】王宏新教授简要介绍新著《适应性发展导论》(摘录)
2021-12-22 来源: 查看次数:《适应性发展导论》之所以命名为“导论”,是因为其在跨学科研究还不够成熟;但是,它仍然是国内适应性发展领域的首创性成果。从国际范围来看,适应性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正成为跨学科前沿热点。
“适应性发展”是继“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以来,第三个重要的发展概念。“人类发展”概念更多的关注人类自身,“人权”、“民主”、“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曾被联合国、世界银行在“人类发展”视域中作为最重要的价值,从而与“发展”相关,也是战后西方国家和民族国家经常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分野上交锋之所在。“可持续发展”则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逐渐加入了环境可持续性,从而“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被置于一个整体框架下。
“适应性发展”作为一个新概念,与前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发展”和“适应”这两个概念都由来已久,但如何处理“适应”和“发展”的关系,“适应性发展”便是跨学科领域的一大创新和突破,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一个颠覆性认知领域。
对于“适应”概念而言,在生物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内涵界定。最早在生物学中,“适应”是指个体、物种或种群为了生存和繁衍而不断改变自身条件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往往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是一个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年的适应过程。今天,这一定义可谓恰如其分,因为我们人类从未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处于如此不利之地位,给我们应对和适应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从“人类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适应性发展”,经历了从“只关注人类自身”到“同时关注人类自身和环境生态”,再到“人类发现自身在大自然面前更加被动”,其实也是把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拉回到人类自身。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九届世界气候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们应该更多地站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立场上谈“适应”,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历次评估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历次谈判都将“适应”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举措之一。可以说,“减缓”与“适应”两者是同时提出的。“适应”,涉及到生物本身、社区、行业、地方政府、国家、区域甚至国际社会组织或国际机构,相较于“减缓”是个更加全方面的概念;相对于“减缓”具有事件性、阶段性特征,“适应”是每天都要发生的事情,都要去做的事;而且,越是暴露在气候变化下的敏感人群和部门,如贫困者、农民以及农业能源,就越需要“适应”。以今年夏天的暴雨灾害为例,它涉及到了多省、多国,已不是单纯的抗洪救灾事件,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更多从适应性体制、适应性政策、适应性意识上下功夫,从而增强适应性能力。
“适应性发展”概念是由国际学者Cannon等在2010年讨论“气候变化适应如何影响发展”时首次提出;后续学者们进一步丰富了“适应性发展”的内涵。迄今为止,《Nature》、《World Development》等国际顶尖期刊把“适应性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问题提出,基本上分为两方面:
一是适应和发展的关系研究。在全球理论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适应加发展。把适应作为人类发展的政策之一,将气候变化适应作为外生变量纳入其发展政策。
第二种,适应即发展。对于已经生活在环境污染、灾难频发、资源枯竭和土地退化问题当中的穷人而言,适应完全是发展的问题。提出适应发展不能孤立开展。
第三种,适应交叠发展。虽然适应和发展在方法论和目标上确实存在着大量重叠,但是适应与发展的关系应视情况而异。有时候适应和发展就是一回事,有时候适应是适应,发展是发展。在涉及不同时间尺度目标时,并非所有的适应都是发展,也非所有的发展都有利于适应。
二是案例研究,从国际、地区、国家、社区等方面的成绩来探索人类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
目前,学界关于适应性发展的基础理论主要来自于风险管理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并通过政策和科技手段,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最终达到既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威胁,又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目标,从而实现两者系统整合。
如今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且气温升高速度超过预期,气候变化将会成为今后国内政治、国际政治、乃至整个人类关注的最重要的一个共同议题。北师大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在研究全球共同发展时,也将发展与气候变化相结合。适应性发展也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密匙”。从全球范围来看,适应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成为科学前沿的热点,这是我们自己的预判,也请各位专家就你们所了解的情况进行精彩的分享和点评。
《适应性发展导论》这本书结合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将“适应性发展”的方方面面内容都涵盖了进来,信息量很大,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初步工作,我特别希望本次座谈会后,有更多的国内学者关注适应性发展,尤其希望今后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积极关注、参加、支持这个领域,共同推进适应性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进程。